追光语记 | 齐麟:心之所向,行则将至
编者按
漫漫星河总有一颗明星为你闪耀,既心怀星辰大海,就只管向前,无问西东。相信自己,那颗星辰,会照亮一切阻挡的黑暗。没有人的奋斗历程是一帆风顺的,迷茫与困惑再所难免。
“追光语记”第二十五期,有请2021年京东特等奖学金获得者、信息资源管理学院2018级本科生齐麟为我们分享如何明确目标,砥砺前行。
明确目标,砥砺前行
不拘一格,常想常新
剑锋所指,不忘初心
资料卡片
齐麟,信息资源管理学院档案学2018级本科生,现已保研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公共管理专业。第一作者论文发表于《图书馆论坛》,入选“2020年图情档39沙龙青年学者论坛”,且获“最佳研究型论文奖”;第一作者论文入选“‘档案见证历史巨变——庆祝建党100周年’学术论坛”,且获评论坛一等奖;中国人民大学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国家级立项、良好结项;中国人民大学“创新杯”学术科研竞赛二等奖(一作一次,三作一次);中国人民大学亚洲研究中心资助项目“韩国电子文件发展路径研究”第四作者。
曾任阳光公益协会京东学堂事业部部长、班级班长,现任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双数学长”。曾获本科生国家奖学金、京东奖学金、学习优秀三等奖学金、社会工作与志愿服务二等奖学金、中国人民大学服务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先进个人、校级优秀团学骨干等荣誉奖励。
放大优势 科研突出
公益菌:师姐觉得自己能够获得京东特等奖学金的最大优势是什么?可以简要介绍一下其中过程吗?
其实说实话也没想到自己能参与特奖的评选,也非常感谢学院能够提供这样宝贵的机会。我认为自己能够获得京东特等奖学金的最大优势可能是相对于大多数本科生来说,我的科研经历更丰富一些。
除了大多数同学接触比较多的“大创”、“小创”来说,我还有过两次学术论坛投稿经历,其中一次是在南京大学参会,并进行分会场论坛宣读,投稿论文也获得了宝贵的C刊发表机会;除此之外,我也积极与学院的老师主动取得联系,在各位经验丰富的老师指导下开展了一系列科研。
对于科研的热情和执着让我能够不断前进,而这份热情也打动了学院的老师们,将这个宝贵的名额给了我,万分感谢!
提前规划 广泛了解
公益菌:师姐在专业课和公共课学习过程中有什么经验可以和大家分享吗?学习上遇到困难又是如何克服的呢?
我觉得无论哪种课程的学习都是有一定相似性的,经验谈不上,一些良好习惯可以推荐给大家:
①认真听课。这个是我从高中开始坚持的好习惯。对于很多硬核课程来说:课上一分钟,课下真的需要十年功。认真听课,抓住重点,听不懂的及时提问,这比课后抓耳挠腮地痛苦复习有用很多。②记笔记。我大一的时候很多课程真的就是听完了就结束了,根本不记笔记,到期末就在慌乱的翻书复习。一定要记好笔记,以便于平时和期末复习。如果手写跟不上就拿电脑记,还跟不上就录音,课后转文字看。③不要赶ddl写作业。我是个急性子,所以基本上下课后就会立刻着手写作业,或者下课就把思路尽快拟出来,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尽快完成。拖到最后才写的话会给自己带来很大压力,而且质量也未必好,ddl堆了一大堆自己也会很焦虑,不要给自己制造压力。
因为我来自刚脱贫不久的国家级贫困县,实际上教育资源并不好,再加上高考生源地不考英语听说,进入大一时候出现了学业很难跟得上的情况。再加上自己是文科生,数学学起来也很费力。下面是我的一些方法,不一定适用,但可参考:
英语学习:
我主要是听力口语比较差,所以会进行针对性的练习。因为这种东西确实一时半会儿很难追上,又了解到大学的成绩计算是:平时成绩+期中+期末,因为期中期末实际上是难以掌控的,所以听力我选择拉高平时成绩。
因为平时小测考的都是出自课本或者老师给的材料,那么我就会一遍一遍听,听到我直接听听力可以跟着写出原文的程度,这样小测成绩基本上就是满分;对于口语来说,我选择用一些英语软件来练习,听b站的一些发音课程也有帮助。
数学学习:
我是一个妥妥的数学废物!微积分第一次期中考试拿了68,平时作业经常弄不明白怎么做。考完期中我就知道我凉凉了。所以打算狠狠刷平时成绩+期末成绩,最后我刷了大概过往10年的期末考试题,并且每一个知识点都对应记了题型,不会的问题也都咨询了同学或者老师,最后期末成绩很好,所以最后总成绩又拉了回来。
我的方法都比较费时间&笨,但是适用性还不错,肯花时间且真心想提高成绩但却学起来很困难的同学可以参考看看!
公益菌:很多同学对科研很有兴趣但感到无从下手,师姐有没有什么建议可以分享呢?想请问您获取科研比赛资源的渠道有哪些呢?
针对大一同学的话,小创现在是禁止大一同学参赛了。但是——
①应该很多学院都有新生导师项目了,大家如果实在不知道科研如何下手可以跟导师进行咨询,跟着导师做一做项目,入入门。
②学校也会经常推出很多讲座、培训,并且RUC思享、励学人大也会有很多科研大佬的联系方式,大家感兴趣可以去咨询。
大一对科研感兴趣但是无从下手是正常的,没有方法的训练和知识的基础是很难开始一段科研经历的。我觉得大一未必需要着急做科研,可以先去找师兄师姐了解一个项目包括哪些环节,如何去科研项目选题,需要掌握哪些工具方法。大一的同学完全可以利用这一年先锻炼自己打好基础呀~
对于其他年级同学来说,除了小创之外,在国家层面、国际层面比赛也很多,大家可以关注一些公众号之类的去看看,大家可以关注一些比赛的公众号,比较常见的比赛包括:大英赛、美赛、数学建模、辩论赛、演讲比赛、挑战杯等。我在这里不一一展开说了,大家多花点时间梳理一下,看看自己对哪些更感兴趣且更适合参与即可。
针对科研项目的话,学校有很多厚重人才培养计划,大家可以多多关注微人大公告。且很多学术论坛都是对本科生开放的,需要自己根据自己感兴趣的学科去检索,部分学院公众号也会发布相关通知。很多老师手里也有非常丰富的科研项目&课题可以参与,需要同学主动联系。
公益菌:请问师姐在科研过程中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找到了未来3-7年的生活规划——从事信息贫困研究。我的主要几份比较大型的科研都是与信息贫困消减相关的,这个课题让我真的找到了自己的兴趣所在,也让我发现了科研的乐趣。
信息贫困也给了我看到不一样世界的机会,让我在学术中反思自己的切身经历,反思现在的社会现实,并不断深入了解我所在的一级学科——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且坚定了我要继续从事信息贫困消减的研究的目标,让我在保研季明确了自己的选择,让我能够有机会去试试看看外面的世界。
以己为本 拒绝拖延
公益菌:师姐可以分享一下你的实习经历吗?对于实习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吗?
我其实实习经历也不算很多吧,但是类型还是挺多的,比如家教、校内学生助理、中央机关、互联网、社会团体等等。我不重点强调某一段了,就讲一些需要注意的点。
因为现在其实很多同学都会一股脑追求去大厂、去四大等等,甚至不同岗位之间还有鄙视链。我的建议是:找一份适合自己的就好。如果你生活规律,习惯早睡早起,不想把全部精力倾注在实习上,那可以去社会团体、事业单位等一些相对清闲的单位;如果你喜欢互联网的自由氛围和平等交流,能接受“互联网作息”,对实习充满了热情,那去大厂可以非常锻炼你的能力,提高阅历。完全没必要为了“卷”而“卷”,一股脑跟风的结果只有打工人的哀怨(不是)。
首先,肯定要有渠道去找实习岗位。我比较推荐从实习僧APP、各大企业官网、RUC就业、人大各种实习群里找找,如果有熟人推荐渠道则更好,内推入职的比率更高。如果大家是第一次实习,不建议找长期实习,建议1-3个月的短期实习即可,一定要了解工作强度&工作内容后再进行入职办理。
其次,写好简历&笔面试优秀也很重要。有的岗位只看简历,那么简历如何出彩就很重要,可以遵循一页纸原则,用STAR原则描述自己的阅历;如果有笔面试,建议去牛客网刷题,面试的话多和同学一起模拟。
公益菌:师姐在学业之余也有丰富的课外生活,对于如何平衡学习与生活,师姐有什么经验可以分享呢?
永远不拖ddl,这是王道。
只要不拖ddl,合理安排每学年的学分(因为我没有辅修所以时间比较充裕),按时完成作业,实际上时间大把都是。我是学完所有功课且时间充裕就会去参加一些活动或者出去玩,我玩心很重,而且我觉得对大学来说,学习绝对不是生活的全部啊!相比我生活的小小县城来说,北京太大了!为什么有四年去探索的机会都不去珍惜?为什么要把自己“软禁”在小小的校园里呢?
我觉得没有什么忙不完的事情,只有拖不完的ddl罢了。希望大家都能善待自己,多给自己点看看世界的时间,珍惜读书还可以自由支配闲散时间的日子去享受北京,甚至更多的城市吧!
提前准备 扬长避短
公益菌:结合自己的经历,师姐对于跨专业保研的准备有什么经验可以分享吗?
我在保研季一共报了图书馆学、情报学、公共管理三个专业。其中图情和档案学都是一级学科下的专业,有很多相似性和交叉性,准备的时间虽然不多但是也足够。公管交叉性又很大,自己的一些科研经历实际上与公管有一定联系,所以其实看似准备了三个专业,但实际上有很多共通性,难度并不会过大。
针对于已经决心跨保的同学,我的建议是:提前至少3-4个月阅读相关学科的专业必修课书籍,并系统梳理学科基础理论;对学科前沿、热点研究有所把握;咨询相关专业的同学、老师,得到一些一手的资料去复习;通过RUC思享等渠道去看一看跨保专业的分享帖,求同存异,找到可以帮助自己的一些点子很重要。除此之外,找到自己本科专业与跨保专业的共同点,明白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在哪,明白自己与跨保本专业的同学来说自己更有哪些优势和长处,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祝有想法跨保的同学都能顺利去到自己更感兴趣的专业!
Steel True,Blade Straight。
齐麟师姐通过不懈的努力实现了自己一个又一个目标,在通往理想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我们既衷心地希望齐麟师姐能够实现梦想,也希望同学们向齐师姐学习,努力拼搏,心之所向,行则将至!
往期 ·回顾
策划 | 张作宾辅导员工作室
采访 | 孙怡琳
整理 | 徐弘历
排版 | 刘湛雨
头图 | 高正筠